2023年9月,当地里的烤烟进入收获后期,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何元乡何元社区查家小组脱贫户段朝虎像往年一样,在10亩烤烟地旁播下青豌豆种子。烤烟采收后,青豌豆苗破土而出,攀附烤烟秆茁壮成长。近日,青豌豆已采收完毕,给段朝虎家带来了3万多元收入。
相比于其他很多大宗农产品,蔬菜收益高、见效快,成为很多脱贫地区的首选产业。经过脱贫攻坚时期的持续努力,到2020年,蔬菜产业已经成为施甸县第二大帮扶主导产业,形成以施甸坝、旧城坝、太平帕丹坝为主的冬春特色种植带,初步建立起“种植-加工-冷链-销售”的全产业链格局。截至目前,全县培育市级蔬菜家庭农场18个、蔬菜专业合作社97家、市级以上蔬菜龙头企业10家,吸纳带动1.5万户、4万人从事蔬菜产业生产,为县域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向旱地要效益
段朝虎一家住在平均海拔2000米的山区,儿女外出打工,他和爱人留在家里照顾老人。要增收,只能在家里的10亩地上想办法。
在当地,农民多种植玉米、烤烟,收获后再种一季小麦或油菜,每亩收入不足1000元。2019年,驻村帮扶干部指导段朝虎种植青豌豆:“它产量高、耐旱,生长周期只有90多天,市场价格也不错,种它准没错。”
在施甸县众多蔬菜品类中,以小春作物鲜食豌豆、鲜食蚕豆最为突出。怒江流经施甸县境内的长度有40多公里,在河谷周边的山区形成小气候。每年11月至次年1月,我国北方气温过低,豌豆无法生长,怒江沿岸山区、半山区、次热区的青豌豆恰好填补了这一市场空缺,装进了全国人民的“菜篮子”,成为云南省“南菜北运”的主要高原特色蔬菜之一。2023年,全县种植青豌豆12万亩以上,青蚕豆2.2万亩。
在长期的摸索和实践中,当地人总结出青豌豆和烤烟、玉米套种的方法:以烤烟、玉米茎秆为支架,充分利用烤烟、玉米生长中后期留下的余肥,既节约土地资源,又降低了生产成本。
“青豌豆的亩产有500多公斤,地头收购价为2-12元/公斤,2023年,我家的青豌豆卖到6-8元/公斤,每亩地挣三四千元不在话下。”段朝虎告诉记者。
施甸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段从坤介绍,施甸人均耕地少,旱地相对较多,青豌豆、青蚕豆产业的快速发展,说到底是山区农民向旱地要效益的必然选择。2009年,施甸县引进台湾“长寿仁”品种,此后“两青”产业规模不断上升,到2023年,全县青豌豆产值达5亿多元,再创历史新高。
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正当产业发展一路高歌猛进,意外却不期而至。
2022年12月,施甸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陆续收到农民报告,青豌豆因早衰死亡,种出来的豆子品质不佳,卖不上价。中心立刻组织一支调研团队,由农艺师蒋啟勇牵头,集合粮油、经作、植保、土肥等专业的技术骨干,前往太平镇、何元乡、万兴乡、仁和镇和甸阳镇5个乡镇14个村实地走访调查。基于一线调查的信息,团队成员研讨造成损失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又请教权威专家,经上级主管部门审定,最终形成《2023年青豌豆生产技术意见》,总结出连作障碍、播种期、自然灾害、栽培技术四方面原包養網因,并对新豌豆品种选择、播种栽培方式、平衡施肥、科学管理等方面给出切实的指导。
这次的经历让蒋啟勇感触很深:“脱贫攻坚时期,中心联合全县13个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开展了大量基础性研究,但技术短板依然明显。基础设施的制约也不容忽视,蔬菜产业大多集中在偏远的冷凉山区和沿江低热河谷地区,交通不便、水资源匮乏,尤其是‘两青’种植区域90%的地块在生长季节无灌溉条件,全靠自然降雨,严重制约产业发展壮大。下一步,我们将开展系统研究,形成绿色、高质、高效栽培集成技术理论体系,力求克服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2023年青豌豆生长期有效降雨次数较多,加上农业技术指导到位、农户科学种植,全县青豌豆亩均产量达600公斤。
水煮、清洗、晾晒、烘干……仁和镇查邑社区产业基地里,每天都有30多吨新鲜白菜被加工成脱水白菜,销往广州、上海和浙江省的多个城市,还通过第三方出口到美国、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家。
2017年,沪滇协作在查邑社区投入500万元,建设占地528亩包養、总计589个水肥一体化设施蔬菜大棚。彼时,李江涛就瞄准了刚刚兴起的预制菜产业。2019年,李江涛成立保山尚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尚田农业”),将大棚全部租赁下来,并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加工厂。一直以来,公司的脱水蔬菜都供不应求。2021年、2022年上海泽度农业公司相继投资1300多万元建设加工流水线,让尚田农业的加工能力一下翻了10倍,达到每年1500万吨。李江涛告诉记者,新的一年刚开始时,他的订单就排到了12月底。
尚田农业的业务风生水起,查邑社区和周边中和村、保产村等村的村民也成为受益者。2023年,在尚田农业务工的工人有153人,其中脱贫户24人,每人每天可有120-300元的务工收入,公司全年支付工资460多万元。此外,尚田农业流转周边258户农户的承包地,每年支付土地流转费和大棚租赁费共计80万元,充实了仁和镇16个村的村集体经济。
“施甸县将不断完善产业结构,重视新产业、新业态的培育。”段从坤告诉记者,目前施甸县外销蔬菜多以初级分选、打冷为主,自主品牌少,要加快建设产业集群,向着有机化、绿色化、品牌化方向,推动全产业链发展。施甸县已经开始布局,在产业链前端建设育苗基地,加快规模连片蔬菜产业带和单品蔬菜基地建设,提高农资供应保障能力;在生产环节推广绿色标准化生产,推动生产社会化服务发展;在产业链末端重点发展分拣包装、冷链配送、净菜加工、干制腌制、深精加工等项目,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健全“双绑”利益联结机制
2011年,旧城乡的老百姓只在自家田里零星种上一两亩蔬菜,因为担心风险,不敢扩大规模。可专门从事蔬菜种植、收购的英德荣看到了商机:“旧城乡位于坝区,不需要大棚蔬菜就能生长得很好,投入成本低,市场需求量大,每亩的经济效益可以达到6000-8000元。”
英德荣注册成立旧城乡傣荣果蔬专业合作社,吸纳旧城社区、大田坝村、芒别社区等村愿意抱团发展的农户190户,其中脱贫户51户。合作社免费提供种子、农药,回购农民生产的所有包養蔬菜,希望以此坚定农民的决心。
“第一年就一炮打响,大家尝到甜头,能种蔬菜的地方都种上了蔬菜。”英德荣回忆道,此后,旧城乡的蔬菜种植面积不断增长,2023年末达1.33万亩。
随着业务范围不断扩大,英德荣又成立了施甸县傣荣果蔬有限公司,合作社负责组织和管理,社员负责生产,龙头企业负责技术和销售,风险共担、利益捆绑、合作共赢。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旧城社区党总支成立润雨果蔬专业合作社,建起1座冻库,2018年起租赁给傣荣公司。冻库常年开库收购、转运蔬菜,延长了蔬菜产品的贮存期限,有效提高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为周边地区300多人提供就业岗位。
“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紧密捆绑在一起,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齐心协力把蔬菜产业做实、做大、做优、做强,既丰富了‘南菜北运’的‘菜篮子’,又鼓起了农民群众的‘钱袋子’。”英德荣说。
如今,合作社辐射带动了旧城社区、大田坝村、芭蕉林村、芒别社区、大山村5个村,涉及农户926户,其中脱贫户300余户1200余人。合作社全年蔬菜产量2500余吨,涵盖无筋豆、四季豆、扁豆、苦瓜、辣椒等20余个品种,销往全国各地,销售额突破6000万元,带动户均增收过万元。
这是云南省全力构建完善“龙头企业绑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脱贫户”(简称“双绑”)利益联结机制的缩影。2021年,云南省出台《关于建立“双绑”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产业帮扶全覆盖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实现对有产业发展条件及意愿的脱贫户和农村低收入家庭产业帮扶全覆盖,以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施甸县特殊的自然环境和耕地资源状况,决定了农业产业发展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小农户开展小规模生产、依托农业产业化发展自主增收的状态。对此,施甸县包養網紧扣‘双绑’利益联结机制,针对农户经济基础弱、发展后劲不足、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等实际,着力在带动模式、利益联结、内生动力方面下功夫。”段从坤介绍,施甸县2023年全年蔬菜种植面积28万亩,“双绑”率达到98.17%。全县13个乡镇有47个企业、12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脱贫不稳定户、易地搬迁户等20748户农户实现“双绑”。龙头企业通过与合作社绑定后流转土地2.8万亩,吸纳低收入人口就业7375人,共建基地178个,带动合作社盈利13540.09万元;合作社销售额64606.11万元,盈余17372.84万元;合作社绑定农户后,农户通过订单收入15840.95万元,土地流转租金收入760.53万元,务工收入1965.62万元,入股分红6734.91万元,其他收入399.35万元。
延伸阅读
目前,全国共有231个脱贫县将蔬菜产业确定为帮扶主导产业之一。2023年,231个县的蔬菜产业总产值达2255.19亿元,销售额1937.03亿元;共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081个、发展农民合作社23438家、注册家庭农场12850家;累计注册商标(品牌)3828个,其中“两品一标”2512个。
2023年,蔬菜产业共带动脱贫县1201.93万人,其中带动脱贫人口290.68万人、人均增收2393.9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