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宁德曾是我国十八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
30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宁德干部群众发扬滴水穿石精神,弱鸟先飞,久久为功,2018年实现全面脱贫。
摆脱贫困之后,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怎么走,是更大的挑战。
“最根本的还是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力量。”把基层战斗堡垒建强,更好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探索“念好山海经”更多新路,做好“人的文章”,唤醒沉睡的山村,把脱贫攻坚打下的产业基础夯实得更牢……
近日,记者在闽东多个乡村蹲点调研,近距离观察乡村振兴新气象。
龙潭蝶变
——空心村变“创业地”,归根到底是做好“人的文章”
宁德屏南县龙潭村2017年还是省级贫困村,户籍人口1200多人,常住不足百人;隔壁的四坪村则更为凋敝,常住人口只有18人。
如今,龙潭、四坪等村落正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向往的创业地,2018年以来,全国各地来这里创业生活的年轻人超过200人,返乡村民近800人。近年来,龙潭及周边村落年均接待游客30万人次左右,2023年预计突破百万人次。
五六年时间,这里发生了什么?龙潭“蝶变”有何启示?记者进行了蹲点调研。
“这里找到了生活的更多可能”
隆冬季节,走进四坪村,一片红艳艳的柿子林扑面而来,吸引众多游客驻足。周边数十栋黄墙乌瓦的老房子错落有致,沿着青石板路蜿蜒下行,不时可见装修时尚的咖啡馆、面包烘焙馆、画廊、精酿啤酒屋等。
东北小伙儿马森和四川女孩李洋在村里开了一家私房菜馆,两层小楼占地不足100平方米,却有一个独立的院落,是从村合作社那里租来的,这让这对新婚夫妻很满意。
2023年5月,两人蜜月旅行来到四坪村,住了近1个月,被这里的美景和生活状态深深吸引,决定留下来创业。8月,餐馆开业,生意不错,不少外地游客慕名而来。
岁末,墘头村头溪畔,“90后”河南姑娘雷雪瑞忙着布置即将开业的牛排馆。两年前,她从老家辞职来到这里,“在这里学会了画画、谱曲、冲咖啡、煎牛排……自己的几幅作品还在网上出售,最高的一幅卖了1200元。”
越来越多年轻人在龙潭成为新村民,找到了创业和生活的归属,也让这些古村落集聚越来越高的人气。
记者调研发现,2018年以来,先后有来自全国各地200多名新村民入驻,他们经营书吧、咖啡馆、民宿等,给村里带来更多创意和业态。
2021年村级换届时,龙潭村、四坪村村委会各留出一个专职副主任让新村民专选。“新村民参选积极性高,几乎所有人都参与了投票,两名热心公益,群众高度认可的新村民高票当选。”屏南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吴周渺说。
被改变的原住民
走进龙潭村54岁村民陈孝高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厅堂挂满了油画。正中间是一幅青翠的迎客松,两侧墙壁整齐并列18幅画作,主题包括老房子、古桥、竹林、盆栽等,线条明朗,色彩和谐,都出自陈孝高之手。
陈孝高初中文化,长期在村里务农。2017年初,村里正在做旧村改造,让陈孝高意外的是,乡村干部找上门来,让他和村里20多位村民一起,去屏南县双溪镇学画画,7天时间,每天补贴100多元。“去的基本上都是留守村里的中老年人,年纪最大的80多岁,此前从没接触过画画。”陈孝高说。
屏南县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来自福建莆田的民间艺术家林正碌从2015年起就在屏南双溪、甘棠等地开展“人人都是艺术家”公益教育,团队免费教授当地村民学油画,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画友。
在双溪,陈孝高发现画画并不是那么难的事。在老师和画友指导下,他慢慢地能画出自己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在和外界的交流中,他觉得自己心扉打开了,愿意和更多外面的人打交道。
2017年8月,陈孝高将自家的老房子装修一新,做起了民宿生意。随着龙潭村乡村旅游越来越火,画友们也常介绍各地朋友过来,近年来陈孝高的民宿年入住率50%以上,“今年更好,收入十多万元没问题。”
陈孝高并非个例。记者调研发现,龙潭村及周边村落成为文创网红村,也让这里的原住民被改变,不仅找到更多创业就业机会,而且和外部世界的关系变了,更加开朗自信。
更多村民参与到旧村改造、新村建设中来,从修缮老宅、装修店铺,到经营民宿、开餐馆、卖土特产等,村民收入逐渐增加,越来越多外出村民重回乡村创业就业。
做好人的文章 唤醒沉睡的乡村
龙潭做对了什么?这是记者采访中努力求解的问题。
2017年,龙潭刚刚摘掉省级贫困村帽子,但是没产业、没人气,接下来的路怎么走,干部群众心里没底。
此时,在屏南县委县政府引导、支持下,古村修复和乡村文创的星星之火已经在一些乡村燃起:在甘棠镇漈下村、双溪古镇,林正碌团队开展艺术公益教学;在双溪镇前洋村,复旦大学副教授张勇团队开展教学和古村修复;在屏城乡厦地村,瑞典籍华人程美信团队从事古村修复和保护等工作……
龙潭村请来了林正碌团队,系统规划修复古村,发展文创产业。
在林正碌看来,古村修复和乡村文创,最重要的是人文。“人们为什么愿意来乡村?这里不仅有诗意和美,而且不内卷,尊重个性,尊重创造,有更多可能。”林正碌说。
2017年以来,龙潭、四坪、墘头等村落长期破败、废弃的近百栋老宅子通过租赁方式,从村民手中流转到村委会,统一规划,修旧如旧。林正碌和村委会约定,古村修复中,不砍一棵树,不破坏一栋老屋的结构,送留守村民免费学画画,让村里的老匠人参与修缮,把房屋租给有创意、热爱生活的年轻人,形成更多业态……
乡村文创兴起,让龙潭及周边村落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向往的创业地、打卡地。采访中,记者遇到不少慕名而来、短期租住的年轻人,他们画画、谱曲、搞创作,认识更多朋友,创意和技能有地方展示,得到尊重。
古树古桥、绿水青山等价值进一步彰显,文创带动乡村旅游日渐红火。“把柿子采摘下来当农产品卖,价值不高,留在树上就成为一道独特风景,吸引了不少远道而来的游客打卡。”龙潭村党支部书记陈孝镇说。
“古村修复、发展文创,归根到底是做人的文章,以人为中心,‘引进高人、引回亲人、引来新人’,党委政府做好扶持、引导,产业和人气都旺起来了。”吴周渺说。
三沙转型
——“靠海吃海”有新路,“网红民宿村”这样炼成
行走在宁德霞浦县三沙镇东壁、虞公亭、古桶等滨海渔村,不时可见矗立在断崖石壁间,面朝大海,错落有致的一栋栋精品民宿,游客推窗即可俯瞰大海,躺在阳台就能欣赏日出日落。
近年来,这里的包養民宿火了。“美得像是艺术展厅”“真想一包養直待在这里,远离喧嚣”……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众多旅行博主、游客分享民宿体验。今年以来,已经有超过160万人次游客慕名而来,即使是隆冬时节,仍然一房难求。
三沙是全国闻名的光影小镇,潮涨潮落色彩斑斓的滩涂,辽阔海面星罗棋布的紫菜场,星星点点往来穿梭的渔舟……吸引着各地的摄影爱好者。
尽管有优美的风光,较高的曝光率,但长期以来,风景和人气并没有给当地发展带来太多拉动。
六七年前,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逃离大城市回归家乡的陈蜀曼,她的民宿“拾间海”伫立在东壁村公路沿海一侧。“以往看到很多游客来摄影,并不会在这里落脚,也少有饭店。”
学设计的陈蜀曼倾心打造,大白墙、落地窗,弧形的无边泳池视觉上与海平面相接,房间能够270°无遮拦观赏海景。没想到,开业后很快便在社交平台上走红,几乎每天满房。
“拾间海”的成功让三沙人重新打量眼前的这片碧海,更多人参与进来。
“在民宿中植入不同文化元素,如摄影、音乐、花艺、阅读等主题,探索艺术+民宿的多种形式,让游客有更多体验感。”谈到三沙民宿的独特魅力,霞浦县摄影家协会会长郑德雄如是说。
“东篱下”民宿位于古桶村山顶石崖上,此前是一栋废弃的石头房子。霞浦县摄影家协会副会长卓长滨向村民租来重新装修,民宿墙壁、内饰大面积采用白、灰色调,家具、盆栽等摆放和色泽都经过精心挑选、设计。
“摄影元素大包養量融入到民宿设计中去,海景、屋景、花园等融为一体,更容易拍出刷屏的照片。”卓长滨告诉记者,摄影和民宿结合,让更多游客愿意在这里住下来,甚至生活更长时间。
网红民宿村的“炼成”,除了绝美的风景、经营者的匠心,更为重要的是党委政府的引导、扶持。
就在六七年前,三沙海域还面临着不小的生态压力:因长期无序养殖,藻类密集,白色泡沫网箱不可降解,海漂垃圾大量堆积漂浮,水质受影响。
2018年,宁德市委市政府痛下决心,在全市开展为期两年的海洋养殖综合整治“清海行动”,其中三沙海域清理藻类养殖3.6万亩、泡沫渔排7100多口,改为环保可回收的纯塑胶渔排,划定禁养区、限养区……一系列组合拳下来,宁德海域重现海碧沙白,三沙也迎来民宿业大发展。
更多资本涌入,更多村民想开民宿,不少民宿都打着“精品”“海景”旗号……如何引导和规范行业发展,避免一哄而上,乱象滋生?2022年,霞浦县委牵头成立“民宿行业联盟党委”,整合民宿行业相关领域资源,由文旅、组织、住建、财政等13个部门组成,把关准入门槛、建筑风格和房屋安全等。霞浦县还对精品民宿制定标准,包括要求公共区域面积达40%以上等。
在三沙,民宿集中的东壁、虞公亭、古桶等三个村成立村党总支部,在环境整治、产业发展、集体资源处置、工程建设等方面统筹协调,发挥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哪些地方可以建民宿,哪些房子可以改造成民宿,装修风格如何协调统一,外来资本进入如何规范等,规划在前,明确标准,加强管理,防止乱象。
目前,三沙镇注册民宿达到180多家,从业人员1600多人,包括200多名大学生,年住宿收入1.6亿余元,带动餐饮、土特产等销售超3亿元。
尽管已有一定规模和美誉度,但在三沙镇党委书记郑信旋看来,当地民宿业还是“摇篮里的婴儿”,还需精心呵护,持续提升。
“还要引进更多高人,增加民宿业的人文底色,包括邀请专家学者、高校教师作讲座、办培训,打造艺术学院写生基地,兴建摄影文化交流中心等,让人文与美景相得益彰,让游客有更多独特体验。”郑德雄说。
赤溪新生
——发展多元经营业态,把产业基础做得更强
2023年年末隆冬时节,宁德福鼎市赤溪村仍然阳光温暖,绿意盎然。
一大早,返乡创业大学生杜赢就忙活开了,沏好一壶白茶,氤氲的茶香中,来自省内外的客商围坐在一起,聊起了今年的茶叶行情。
这是杜赢回乡创业的第10个年头。2013年,他大学毕业选择了回村创业,将自家猪圈改造成200多平方米的茶叶作坊,在村里扎下了根。
当初的小作坊已经发展成年产值上千万元的茶企。看着村里茶产业、旅游越来越红火,两年前,杜赢筹资400多万元新建厂房、购置设备,继续大干一场。
如今,新厂已投入使用,三层楼房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白墙乌瓦,挺立在村后山坡上,看起来很气派。“回乡10年,收获很多,党的政策越来越好,乡村振兴才刚起步,这里有更加广阔的舞台。”杜赢说。
赤溪,被称为“中国扶贫第一村”。上世纪80年代,《人民日报》上一篇反映赤溪村贫困面貌的报道,引起中央重视,也拉开了当时全国大规模扶贫开发工作的序幕。
30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赤溪村干部群众滴水穿石,不断增强内生动力和造血能力,2017年底,全村所有贫困户脱贫,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6万余元,村财收入80万元。
摆脱贫困之后,特色乡村振兴之路怎么走?赤溪持续在探索。
“领头雁”至关重要。村党总支书记吴贻国今年53岁,2021年上任,2015年就回到村里当村主任,此前长期在广东经营酒店,搞经济是一把好手。
“村两委班子7人,有带领村民致富的能人,有返乡创业大学生,有冲劲,群众认可。”福鼎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彭桂汤告诉记者。
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发挥在产业发展上。白茶是村里的支柱产业,全村418户几乎家家户户种茶,2017年茶产业产值2000多万元,但是一家一户单干为主的发展模式瓶颈显现:茶叶品质参差不齐,没有自己的品牌,主要靠外地批发商收购,卖不出好价钱。
“茶还是各家各户自己种,但是要立规矩,擦亮招牌。”吴贻国告诉记者,在科技特派员、乡村振兴指导员等帮助下,村两委发动,党员带头,赤溪探索全村茶园标准化管理,打造生态茶园,不用除草剂、不施化学农药、施有机肥。尽管茶叶产量有所减少,但是品质大幅提升,给茶农带来更多机遇。
“多家外地茶叶龙头企业主动找上门,在村里设加工厂,定点收购茶农茶叶,村里也有自己的茶叶品牌,村民只要专心种好茶,销路和价格都不愁。”谈起这几年村里的变化,茶农吴金国很高兴。
明前的上好茶青一斤能卖到200元,优质毛茶一斤卖到近千元……2023年全村茶叶产值翻了一番多,达到5000多万元,仅茶叶一项,村民一年人均纯收入就有2万余元。
绿水青山蕴藏产业发展密码。赤溪村紧邻太姥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杨家溪自然保护区,下山溪、九鲤溪绕村而过,景色旖旎,发展乡村旅游条件优越,但是长期以来受旅游业态单一、景点开发运营薄弱等影响,村里的旅游业始终不温不火。
2018年以来,随着村财收入逐年增加,村委会和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合资设立赤溪旅游投资公司,先后出资数千万元增设玻璃栈道、高空溜索、溪畔露营等项目;用好赤溪“扶贫第一村”红色资源,打造研学、中小学生课外教育等基地,村里的“网红打卡地”越来越多,人气越来越旺。“2019年村里接待的各地游客达到27万人次,2023年超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7000万元。”吴贻国告诉记者。
“村里的业态更多了。”提起这个话题,吴贻国精神振奋,扳起手指给记者数着村里的变化:2023年,村里成立了用水公司,投资800多万元开发山泉水;投资上千万元的食用菌种植已经投产,有50万条菌棒“产能”;淡水养殖的香鱼,碳焙成鱼干一斤可以卖到200元,供不应求;更多外出的能人想回乡投资,更多直播带货团队进村……
2022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3.48万元,村财收入256万元,和2017年全面脱贫时的指标相比,实现翻番。
尽管发展势头不错,但干部群众对乡村振兴的艰巨和困难有着清醒认识:业态多了,用地瓶颈随之凸显,制约了产业做大做强;大山深处还有更优质的旅游资源待开发;要吸引更多年轻人来村里……
“要继续发扬弱鸟先飞、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精神,更好发挥好党组织作用,把产业做得更强,让家园建设得更美丽,让更多人在这里安居乐业,找到实现价值的舞台。”福鼎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林丽凤说。
坦洋机遇
——定标准引人才兴产业,“明星村”拥抱发展新方向
坦洋是个明星村。
这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世界名茶“坦洋工夫”发源地,从清末就远销欧洲;改革开放以来,坦洋获得过“省级明星村委会”“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上百个荣誉称号。
全村1700多人,几乎家家户户种茶,凭着“坦洋工夫”名头,这里的茶不愁卖,平均下来,每户一年种茶收入超过10万元,2022年全村人均收入达3.1万元。
尽管收入不错,但是坦洋人觉得心有不甘:老祖宗留下的“金字招牌”擦得不亮,没有规模茶企,没有像样的品牌,人才难引进,历史文化名村还是“藏在山中少人问”……
坦洋的喜与忧,折射乡村振兴发力方向。
沿着穿村而过的社溪步行进入坦洋村,四周皆茶山,茶树葱茏青翠。
村民胡友胜是种茶大户,自有茶山11亩,还承包了70亩。他爽快地带记者上山参观他的茶园。
“你看,这是改种的金牡丹茶叶品种,走生态茶园的路子,不用农药、化肥、除草剂,长出的叶子绿中带金,叶片厚,茶汤喝起来有花果香,明年的茶叶已被预订1000多斤。”胡友胜兴奋地向记者展示他的种植成果。
从宁德市科技局选派的乡村振兴指导员冯坚到坦洋三年了。“村里大多是家庭作坊式制茶,大部分以半成品卖给外面的茶商,缺乏品牌和销售渠道。”冯坚和村干部商量,要擦亮品牌、推广标准化生产、提升茶叶品质“三步走”。
坦洋有了一系列新茶事:
村集体注册了“福建省福安市坦洋工夫茶叶有限公司”品牌,组建茶叶销售联合体,成立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帮助茶农茶企进行厂房标准化改造,修了9条茶山机耕路;组织村民学习新技术,改种品质更好、产值更高的新品种,发展生态茶园……
如今,全村近5000亩茶山,产量超过400吨,产值达到1.1亿元。“下一步,还得在高标准茶园建设、品牌打造、标准制定、质量管控等方面下大力气,把‘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冯坚说。
2021年村两委换届时,“90后包養網價格”大学生李青青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她大学学的会计,此前在银行工作,在家人和乡亲的几经劝说之下,她决定回村试试。
从起初经常因工作手足无措而偷偷哭泣,到如今游刃有余地处理着村务,在乡亲们帮助支持下,李青青逐渐在村里找到了舞台,也给村里带来新变化:把传统的红茶开发制作奶茶、香包、伴手礼礼盒,直播带货“坦洋工夫”红茶,村里的茶叶入驻高速公路“驿家购”平台销售……
在村口“遇见坦洋”茶饮店,记者见到了返乡创业大学生吴晗曦,他探索将传统的红茶与餐饮结合,研发出茶香浓郁的茶冻、茶点、自泡奶茶、工夫啤酒茶等新式茶饮甜点,将红茶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赢得更多顾客。
吴晗曦告诉记者,他心中有个不小的抱负,将“遇见坦洋”开成连锁店,带动对坦洋工夫品牌的宣传。
历史文化名村的资源正在激活。清代咸丰年间武举人、坦洋工夫红茶创始人之一的施光凌老宅等古建筑、古茶行、廊桥、茶叶码头等修缮恢复;在坦洋村茶文化主题公园,“八大制茶工序”板画生动形象;改建的坦洋茶业综合培训中心,吸引更多游客和学生前来体验茶文化……
如今,村里人气旺了,今年以来已接待了四五万人次游客,村里引进第三方国企,盘活运营古村资源,发展文旅产业,还建起了电商直播间、茶学堂、游客接待中心,茶产业园也纳入规划。
“这里充满挑战机遇,归根到底还是要把产业发展起来,让更多人这里找到发展舞台。”李青青说。 (本报记者郑良 邓倩倩)